用户名(邮箱): 密 码: 登陆 注册
订单查询
评价与投诉
新闻中心
企业新闻
行业动态
省市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省市动态
【上海市】沧海桑田六十年——上海城乡建设发展回眸
时间:2009-11-04    文章作者:信源资讯     浏览次数:8579     [打印本页]     [加入收藏]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上海城乡建设经历了前后反差强烈的两个30年。前30年城市定位发生变化,上海在为全国经济发展作贡献的同时,也背上了沉重的历史包袱。后30年改革开放,上海焕发了发展生机。上世纪90年代以来,近20年的高速发展,使上海从艰难中再度崛起,实现了大踏步跨越发展,城乡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城市发展理念,更加科学、理性与和谐。

  1949年至2009年,60年间,上海城乡建设发展经历了一段沧桑的历史巨变。

  上海建城于公元1292年,至19世纪中叶,已发展成为20多万人口规模的江南富华名邑。近代发生的鸦片战争,急剧改变了上海的发展轨迹。1843年被迫开埠后,在遭受西方列强侵略的同时,也客观上引入了现代城市建设、管理理念。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租界鼎盛时期,上海已形成国内外金融投资机构集聚的外滩金融街和万商云集的南京路“十里洋场”。租界地区完备的城市基础设施装备和现代社会管理体系,促进了此一时期上海经济、文化的高速发展,使上海成为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的摇篮,迅速崛起为全国最发达的金融、工商、港口城市和远东最繁华的国际都市。

  新中国建立后的前30年,上海渐次演变为中国大陆主要的工业、商业城市,其原有的金融、商贸、航运中心及面向世界经济的功能逐步退化,城市建设发展方向亦随之变化。几十年的计划经济管理,使上海以往积累形成的城市基础设施装备,因缺乏资金再投入而连年欠债,长期处于高负荷运转,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后30年,尤其是1990年国家实施浦东开发开放重大战略后,上海步入快速发展阶段。至2000年,城乡建设经历了1992年~1994年、1995年~1997年和1998年~2000年的3个“三年大变样”,前3年造桥、修路,次3年盖房、建楼,后3年绿化、美化,实现了“三级跳”式的大发展。进入新世纪,上海保持迅猛发展势头,在偿还历史欠债的基础上,进一步取得巨大成就。基础设施装备水平提高,生态和投资环境好转,市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城市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城乡建设的巨大成就,对同期上海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重塑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上海建设“一个龙头、四个中心”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

  上海自1843年开埠至上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初期,140年间城市规划一直处于局部精细安排,总体缺乏规划的自发、散乱状态。上世纪50年代末,上海首次提出构建“多中心、组团式”发展的城市布局设想,于1959年编制了《上海区域规划示意草图》和《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草图》,实施了原有旧市区的改造及郊区卫星城建设。上世纪70年代初,根据国家安排在杭州湾北岸围滩造地建设上海石化和金山卫卫星城;1978年在长江南岸建设宝钢和宝山卫星城。上海城市自此开始由单一中心城“核心”逐步向杭州湾、长江口“两翼”发展。

  1986年10月13日,国务院批复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是上海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总体规划。2001年5月,《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进一步确定了上海城市发展战略目标: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按照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方针,形成以中心城为主体,多轴、多层、多核的市域空间布局结构,成为长江三角洲城市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发展方向突出滨江沿海的城镇和产业发展带,郊区的新城、中心镇和崇明岛,成为21世纪上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中心城突出繁荣繁华,郊区体现综合实力。

  1990年4月18日,国家推出开发开放浦东的重大战略决策,上海的城市性质和功能定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以此为契机,上海抓住机遇,加紧建设联通浦东、浦西的黄浦江大桥、越江隧道项目,积极推进以道路交通为重点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1990年至今,城市建设保持“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投入、高速度推进、高质量建设”的强劲发展态势,形成“规划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储备一批”的重大工程项目建设良性循环、持续发展格局,建成了一大批越江工程、高架道路、城市立交、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组成的综合交通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使上海市域范围和连接江浙两省的综合交通装备及综合功能得到大幅提升,改变了原先以市中心为核心,梯次向周边扩散的城市空间“单核”布局,加快了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

  浦东开发开放后形成的上海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高潮,起始于1991年11月建成的黄浦江市区段第一座越江大桥南浦大桥和1993年10月建成的杨浦大桥。两座大桥的建成开启了我国建造特大型斜拉桥的先河,成为上海的地标性建筑。大桥串起的连接黄浦江两岸的上海城市内环线,于1994年12月7日建成,使上海有了第一条城市快速高架道路和第一批城市立交桥。此后,于1994年建成地铁1号线,1995年建成南北高架路和奉浦大桥,1996年建成沪宁高速公路上海段和延安东路隧道复线,1997年建成徐浦大桥和沪闵高架路一期,1998年建成沪杭高速公路上海段,1999年建成延安高架路、逸仙高架路和轨道交通3号线。2000年至今,又先后建成城市外环线、郊区环线、中环线浦西段道路,以及沪青平(A9)、莘奉金(A4)、沪芦(A2)、嘉金(A5)等高速公路,城市轨道交通2、4、5、6、8、9号线。

  持续10多年高速发展,使上海的道路交通设施建设在还清历史欠债的基础上,向构筑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综合体系方向发展。至2008年底,全市共建成城市高架道路77公里、城市轨道交通9条线路共262.83公里、黄浦江大桥7座、黄浦江越江隧道6条以及由634.6公里高速公路和一大批高等级公路组成的市郊公路路网。市域范围内交通通行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实现了市内出行15分钟上高架、30分钟到达任一市郊新城,和市域范围内60分钟到达任意点的“153060”目标,城市的集聚和辐射功能得到增强。1990年至2007年,全市基础设施投资总量达8960亿元,其中市政公用设施投资占的2/3以上,年投资额由1990年的47.2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466亿元。其对上海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不计算对相关产业的带动及消费增加的乘数效应,年均直接贡献率达到12.5%。

  2001年1月5日,上海提出促进城镇发展的试点意见。2003年后,又明确把郊区建设作为上海城市未来发展的重点,立足市域6340多平方公里范围,推进郊区“三个集中”,加快中心城和郊区的联动发展,优化市域人口、城镇、产业布局。按照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和土地集约的要求,提高人口、产业、资源、环境和基础设施各类要素的聚集度,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全面提高郊区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规划到2010年,郊区常住人口为900万左右、2020年达到1050万左右,城市化水平达到85%以上。按照“体系呈梯度、布局成组团、城镇成规模、发展有重点”的原则,规划郊区“新城、新市镇和居民新村”三级城郊居住体系。至2008年,起步较早的松江、嘉定和临港3个新城建设已形成一定规模。

  二

 上世纪90年代,长三角地区的经济步入快速发展期,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也被作为国家重大战略得到实施。与之相适应,上海加快了以国际航空、航运枢纽港为核心的“三港两路”建设,于1995年提出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三步目标、三管齐下、三个积极性”的思路。国际航运中心的洋山深水港建设,至2008年底,已基本形成能全天候的,能接纳第五、第六代集装箱船舶的国际集装箱枢纽港。1997至2008年间,先后完成改建外高桥一期,新建外高桥二期、三期、四期和五期工程,启动外高桥六期工程建设。1998至2000年,完成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一期工程,航道水深达8.5米;2002至2005年完成二期工程,实现治理目标10米水深的全槽贯通。上海港的发展,使上海服务长三角、长江流域和全国的辐射力进一步增强。

  根据国家建设上海国际大型航空枢纽发展战略规划,上海于2003年底在已形成浦东、虹桥两个国际机场,具有能起降国际、国内各种类型客、货飞机硬件设施装备的基础上,于2004年编制完成《上海航空枢纽战略规划》,2005年完成《推进上海航空枢纽建设行动纲要》研究编制及相关配套规划。2005年12月,浦东国际机场扩建工程开工,虹桥机场扩建工程启动。至2007年底,全面完成了航空枢纽建设第一阶段任务,浦东机场扩建工程基本建成,第二航站楼、第三跑道和西货运区竣工。两场旅客运量达到4900万人次左右,货邮吞吐量达到250万吨左右,基本确立国际货运枢纽地位。第二阶段计划在2009年底基本建成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和虹桥机场扩建工程。规划至2015年,完成上海航空枢纽第三阶段建设,全面确立上海航空枢纽地位,成为世界航空网络的重要节点。

  上海铁路枢纽建设,线路将由原有的尽端式格局,逐步转变为通过式特大型环行格局。自西向东将引入京沪高速铁路线、沪杭客运专用线、沿江铁路线;由北往南将引入沪通铁路线、沪乍铁路线;市域境内修建浦东铁路线、青浦支线和芦潮港支线等,形成衔接京沪线、京沪高速线、沪杭线、沪杭客运专线、沪通铁路线和沪乍铁路线(沿海铁路的组成部分)、沿江铁路线等5个方向、7条干线和由沪杭外环线、新闵支线、金山支线、浦东铁路线、南何支线等组成的环线,将黄浦江东、西联为一体的通过式特大型环行枢纽总图格局。铁路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南站工程,于2002年4月启动,2006年7月基本建成,与已有的上海站一起,构成枢纽型、功能性的上海铁路双主客站格局。

  陆路交通枢纽建设,在推进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建设的同时,加快完善和新建公路客、货运枢纽。建成上海长途客运总站、长途客运南站,建设吴淞客运中心。建设南方、西北两个综合货运物流中心和漕泾、金桥、浦东机场、芦潮港海港新城等专业物流中心。至2008年末,全市公路里程达到608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86公里,一级公路708公里,二级公路1010公里,公路网密度0.96公里/平方公里;国道、省道干线公路1539公里,干线公路网平均密度0.24公里/平方公里。

  三

  新中国建立后的计划经济时期,长期的“先生产、后生活”建设方针,导致上海在先天不足的同时,又面临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城市运转举步维艰、困难重重。住房紧张、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等三大问题,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为缓和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的困难,市政府相对集中财力,建设了延安东路隧道、黄浦江上游引水、黄浦江防汛墙加固加高、合流污水治理一期工程等数项事关全局发展的项目。

  上世纪90年代,上海基础设施建设经过了3个“三年大变样”发展阶段,取得巨大成绩。1991至1998年,全市建成市重大工程162项,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人民币1300多亿元。建成重大市政项目37项、公用项目13项、交通邮电项目8项、农业水利项目8项、电力项目9项、教育卫生及文化体育项目19项。其中包括黄浦江越江大桥、越江隧道、市中心高架道路、市郊高速公路和地铁、机场及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金贸大厦、上海大剧院、上海体育场、龙华烈士陵园等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标志性建筑。在基础设施总量不足的矛盾得到缓解后,以苏州河综合整治为主的全市中小河道治理和以市中心城区大型绿地建设为主的绿化林业建设等环境建设事项,被提到政府的议事日程。

  1988年~1993年和1994年~1999年,上海先后实施了城市合流污水综合治理一期和二期工程,对不再加重苏州河水体污染有一定作用,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1998年,上海着手安排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计划,组建专门机构,并于当年起步实施一期工程。2002年,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一期工程作为上海第一项被列入“一号工程”的环境项目,基本建成并实现整治目标。苏州河干流水体基本消除黑臭,主要指标达到五类景观用水标准,支流等河道水质有所改善,沿岸形成绿化带10.3公里,绿化面积达8.8万平方米,两岸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2003年,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二期工程启动,至2005年底基本完成。2007年11月,又启动了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三期工程,计划于2009年全面完成。

  以市中心城区大型绿地建设为主的绿化林业建设,在上世纪90年代后得到长足发展。其间经历了由初期的缓慢复苏、小步发展,到1998年后的快速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历程。截至2007年底,全市绿地总面积已达到31795公顷,其中公共绿地13899公顷,城区绿化覆盖率37.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平方米,全市建成林地面积93171公顷,森林覆盖率11.63%,林业产业经济总值566亿元,占全市国民经济总产值的5%多。2003年底,经国家验收通过,上海市正式成为国家园林城市。

  与中心城区加快大型绿地建设同步,上海在市郊规划实施了对生态环境、城市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直接影响的大型林地的建设,总规划面积671平方公里。其中大型片林182平方公里、生态保护区和旅游风景区331.1平方公里、大型带状绿地林地60平方公里。按照“生态城市,绿色上海”的《上海城市森林规划》发展目标,林业建设更加注重布局的均衡性、功能性,注重水网化、林网化的结合,特别是水源涵养林、沿海防护林、大型生态片林等生态公益林的建设,初步构建了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框架。 (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主任 黄融)

 

摘自《中国建设报》2009.10.24

 
地址:北京市车公庄西路乙19号华通大厦B座北段5层522室 邮编:100048
技术支持(直拨电话):010-88018812,88018813,88018266
电子邮件: ccir_jszc@126.com, xyzx.jszc@gmail.com
投诉及建议:service_appeal@126.com
网址:http://www.ccir.com.cn
京ICP备0604202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926号